您当前的位置:天翼动态 > 天翼新闻 > 新闻详情
天翼资本总裁刘丹做客和讯网,畅论创业版
/ 发布者:天翼资本 / 来源:天翼资本

10月23日,天翼资本总裁应和讯网之邀,就创业板相关问题接受采访。

10月23日,天翼资本总裁应和讯网之邀,就创业板相关问题接受采访,以下是采访内容。

和讯网: 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我是陈晓燕。本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即将在深交所挂牌交易,一直以来人们议论的焦点集中在三方面,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究竟有多高,由此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到底有多大,风险程度又将如何。为此和讯网将邀请各方人士予以解读。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天翼汇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刘丹总裁,我们首先欢迎刘先生做客和讯。

刘丹:主持人,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和讯网:创业板是目前中国投资市场一大热点话题。那么您如何看待“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的推出?它的推出将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刘丹:创业板的推出,应该放在我国整个资本市场逐步推进的大框架下去想。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实际一直都是银行主导型的融资市场,接着又有了资本市场,但开始是为国企服务的,后来有了一些民营企业上市,规模也比较大。到了本世纪才逐步有主板和中小板之分,现在我国经济正在做一个结构化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具有很多新业务模式和新业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才能支撑这个转型,创业板的推出是非常应景的,能够为这些中小企业解决早期发展中资本融资的瓶颈问题,是实现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平台,一个技术手段。

和讯网:您觉得创业板的推出,对企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刘丹:我是这样看的,资本市场和微观企业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创业板的推出,刚才也说了,根本上要解决的是中小企业在早期发展中融资瓶颈额的问题,这是一个手心的问题,还有一个手背问题,就是中小企业最终在资本市场上市以后,就成为一个公众企业,市场会检验这个企业的成色。如果一个创业者要把事业做大,或者获得财富增值,并能够为社会带来价值,就必须是稳扎稳打的把自己的新业务和新业务模式在有效市场中迅速展开。这个资本市场对其有一个很好的评价,同时也会在公司治理这个层面上对企业发展有助力做用。所以企业在思考与创业板关系的时候,不仅仅是想到手心能够融资的问题,也要想到手背受到大家共同监管的问题,通过手心手背共同促动做用,使得多方共赢,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

和讯网:我们知道天翼资本主要的业务之一包括私募股权投资,从PE的角度你怎么看创业板给PE带来的影响?

刘丹:我们国家PE市场的形成是早于创业板的,PE市场存在有很多年份了,不少机构获得了收益。创业板的推出是增加了PE股权投资业务一个退出渠道,但是它也仅仅是多了一个渠道而已,并不代表PE股权投资机构在企业上市之后就会立即退出。因为PE投资最核心的观点还是价值投资,如果一个企业在上市以后,能够一如既往获得高速的成长,我们更愿意和这个企业一起共谋美好的远景未来,何必要退出,很可能还会增加我们的股权,使得收益更高。

和讯网:拿创业板与世界一些其他类似的市场来比较,比如说大家熟悉的美国纳斯达克,您怎么看我国创业板的前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纳斯达克?

刘丹:您提出这个问题表示大家对创业板有非常高的期望。中国的创业板和美国的纳斯达克相比,有这么两个不同:第一咱们的市场化程度很不一样,美国是完全市场化了的一个市场,中国你也知道,资本市场的逐步市场化进程也在走,但远没有达到完全市场化这一步,包括监管层、中介机构、企业,这都需要共同推进。第二美国纳斯达克之所以那么繁荣,可以说曾经至少繁荣过相当一段时间,是在于经济体有非常雄厚的新技术、新业务模式。这是成千上万的企业通过纳斯达克融资平台获得发展助力,最后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最重要根源。我觉得中国虽然现在正在走经济转型的过程,但是这个基础还很薄弱,新技术,新业务模式、新业态,不仅规模小,而且整个社会氛围不好,大家没有意识到经济结构转型和每个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和讯网:经过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在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创业板的开闸,能不能提供这样一个契机,我们可以从中寻找新模式、新机会吗?

 刘丹:这和上一个问题比较类似。创业板是一个平台,是一个渠道,但不代表它本身就是新模式、新经济,讲它是否能够给国家带来一个契机,肯定是有可能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还是刚才我所说的,经济基础中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技术、有新想法的人,在从事着新的业务模式或者有新经济增长力的工作,简单说就是在创业,所以这个创业板才会更加的繁盛。创业板有一批好的企业上市会健康发展,反过来吸引更多人从事创业的工作,从而使得关联双方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创业板发展好,我们经济基础有好的企业,整个国家经济转型就会获得很大的助力,这个助力是一个渠道,还有资本市场外围工做需要做。

和讯网:也就是说创业板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良性循环。

刘丹:对。

和讯网:创业板开闸以后,更多的中资企业、中资机构觉得它是一个契机,并以能上创业板做为一个冲刺目标,您怎么看待企业上市?

刘丹:我不知道您刚才说的很多中资企业,把上创业板做为一个冲刺目标是否合乎现状。我觉得一个企业上市,只是实现它目标的一个手段,最终企业是要发展壮大,获取高收益,同时回馈社会的。上市能够加速这个过程,你不仅手心上拿到钱,行话说从资本市场上圈到一些钱,同时要更好地运用一些资金,把企业不足的地方补上,把企业市场拓展好,把企业的天花板突破,形成新的业务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企业最终的目标。在这个总过程中,创业板上市是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并行的过程,一个技术手段。

和讯网:其实不是它的目标。

刘丹:企业把这个做为目标,这个企业的投资价值我们就要重新审视了。

和讯网:首批上市行业分布为,计算机,医药、医疗保健和消费品企业。从机构热捧程度来看,仍是针对传统行业,比如医药、消费品,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刘丹:这个很正常,机构投资者相信有一定资产规模,资产不是那么轻的企业,能够使投资有基本面的保障。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有很多高成长性的企业它的资产确实很轻,更多是以一种服务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但如果我们的机构,能够比较好的判断它的高成长性,在早期的时候,对它进行投资,说不定它带来的回报比你投资其他传统行业要大得多。

和讯网:现在来看一下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平均为56.7倍,您怎么看这样一个市盈率,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公司的估值。

刘丹:现在平均市盈率是挺高,但要看和什么比,和我们主板比还是外部资本市场比。投资者需要明确这样的观念,市盈率高与低是价格收益决定得,价格本身不是反映现在的盈利状况,而是反映未来盈利状况,所以未来盈利预期高与低所对应的现在价格高与低就不那么重要,无论是公众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如果说非常有信心某个企业未来能增长很快,只要增长快了,现在高市盈率过两三年实际上也没多少了,可能是个位数。传统行业现在市盈率不高,但是过两年还是一样的。行业不在于市盈率高与低,而是在于成长性。创业板就是助力中小企业,使它更快速度发展,不至于在创业期就夭折。

和讯网:看待创业板公司上市,看它的估值,还要看它的成长性,就是我们经常说用PE这样一个值来衡量。

刘丹:对。

和讯网: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看,它的规模是很小的,用机构投资者的话来说,这个盘子很小,很多人也认为这可能成为阻挡基金热情参与的原因,不知道您怎么看?

刘丹:肯定是一方面原因,因为规模就这么大,我们国家基金现在说实话规模比较大,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操做策略是,把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买了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自己锁定风险,把自己收益都锁定在一个企业上,说实话不是特别理性,毕竟盘子比较小。但话说回来,机构投资者可以对企业估值做更全面的考察而后决策,毕竟高成长性企业所带来的收益是传统行业没法相比的,一个一个投资累积后,未来若干年可能变成一百亿。早期微软、因特尔带来的收益不是跟传统行业相比,比的还是高成长性。

和讯网:刘先生对机遇方面做了很多分析,我们想请您在风险方面对投资者进行一些提示。

刘丹:主要是两个方面考虑,第一这个企业本身怎么样,可以参考很多资料。第二看投资组合,创业板企业参差不齐,缺乏非常让人眼前一亮好的企业,这是凭心而论,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要考虑到自己投资组合的问题。当然是可以尝试这一块,而且大家希望创业板未来是高成长性的市场,相对积极的投资者可以做一些考虑。

和讯网:在具体考察的时候,比如说您看好那些行业,是传统行业,还是一些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的企业。

刘丹:我是这样看待的,这两种选择不冲突。传统行业有做的好的,并在细分行业里诞生了一些龙头,这是传统行业通过突破,通过改良产生了新的业务模式,所以成长性也就高了,但不代表高风险。另一方面有很多轻资产型企业是重服务的,有的还是连锁性模式,全国连锁或者打到海外市场,这种新型业态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涉及到我们公司的投资风格问题。起码从行业来看,我们不希望这个行业有明确的天花板。市场容量在一百亿人民币以上,目标企业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发展稳定,尤其更重要的就是团队一定要专注勤勉,不能说一个创业型企业老总自己手脚太多,各种各样的产业都有,餐饮、房地产、医疗什么都做,说明这个企业家不是特别专注,他对企业关注力就会降低,这个企业就会有问题,我们对团队选择非常看重。

和讯网:曾听业内人士说,PE选择投资标的有三个标准,第一看人,第二看人,第三还是看人。

刘丹:您说的这个非常对。

和讯网:接下来想请刘先生介绍一下,创业板开始以后,PE怎样选择退出时机?

刘丹:其是归结到本身PE行业特性来讲,退出是PE投资机构现实收益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是PE投资机构更关注自身长期发展,自身更长期发展实际上是和你被投资项目,被投资的企业捆绑在一起的。如果被投资企业发展的好,即上市之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盈利性非常好,退出就是一个伪命题,不一定选择退出,可能还会增持,使得收益更丰厚。反过来说投资失败案例业界也有,就看怎么设计退出机制,这是业务上的问题,在这儿不赘述了。

和讯网:好的。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非常感谢刘先生与我们所做的分享,谢谢大家。

刘丹:谢谢晓燕,谢谢各位网友。

更多新闻